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

進度規劃



   
   
帶領人
   
第一次
10/21()
自我介紹;導論;進度分配

道南館
第二次
11/04()
Somaesthetics: A Disciplinary Proposal
李明宗
道南館
第三次
12/16()
Somaesthetics: A Disciplinary Proposal
身體美學與自我關懷:以傅柯為例
呂潔如
道南館
第四次
01/13()
費登奎斯技巧實做
張慧卿
體育館舞蹈教室
第五次
03/09()
沉默跛腳的身體哲學:梅洛龐蒂身體關注的不足之處
周育萍
道南館
第六次
04/13()
瑜珈技巧實做
呂碧琴
台大舞蹈教室

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

黃冠閔老師


我原本是研究德國觀念論──跟黑格爾(Hegel)同時代的謝林(Schelling)。博士畢業回國之後,也開始研究當代法國哲學,主要是巴修拉(Gaston Bachelard)。研究的方向則以主題為線索,研究想像、主體、場所、風景,其中涉及身體的部份是放在現象學脈絡裡來考慮的。在由清大的楊儒賓老師主導的一項國科會整合型計畫,處理「身體與自然」,我也是研究身體、自然跟想像有關係的部分,因此跟劉老師有比較多的接觸。後來,因緣際會,參與《運動文化研究》的編輯工作,但我始終都是運動哲學的外行,沒有相關的研究。所以原先聽到有這樣的讀書會,覺得也蠻有意思;即使很忙、不容易擠出時間,但想到可以開展不一樣的領域,我也很好奇,來跟各位互相學習。近來,我一直在研究場所論,也延伸到風景的議題。其實跟李明宗老師擅長的東西有些吻合之處。簡單說,我認為想像、場所、風景這些主題跟經常與身體問題聯繫起來,但它們能夠有怎樣的哲學論述?在哲學界中,也還有待開發。事實上,在文化研究、人文地理、建築、藝術史等都有很多的談論,但從哲學的角度嚴肅的論述還沒有很多,因此,在哲學界裡研究此類主題也有冒險之處。因為典型的哲學研究都是環繞在大師的文本裡,像是海德格等,所研究的以「時間、空間」為主,但我是從場所問題衍生出來,有點斷裂出來。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,「時間」問題居於主導的地位,有些人會談空間,但研究「場所」則是較為新進的,似乎有點方興未艾的。但一研究場所就和身體有關係,所以在研究場所的脈絡裡面也關心「身體」議題。過去,身體的地位被貶抑,心靈高於身體,身體往往就是拿來跟空間、場所看,但在現象學裡則翻轉過來,相當重視「身體」的概念。

呂潔如老師

目前在政大體育室工作,偶爾發現身體美學的書,一百塊而且就買回來看,覺得蠻有趣,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找找看,有沒有人可能有興趣這樣,沒想到有這麼一天會有讀書會,謝謝大家。
我的博士論文是《運動人的哲學圖像》,是運用尼采的觀點主義,當作其知識論概念貫穿整篇論文,運動的人亦會有追求真理的方法、思考模式,我覺得運動人都是尼采式的哲學家,那時候很想互相詮釋,我覺得尼采也很像運動的人,在運動情境當中追求某種技術或是某種至高無上的真理,只是運動的人是身體實踐上比較多,我怎麼做會讓我得到怎樣的成果,只是尼采是思想上的。

吳若慈學生

我是政大博一,黃老師的學生,剛剛討論到鴻溝的事,又聽到前輩有志把理論
和實踐進行對話,之前也曾覺得,理論念久了好像有點空,發現要通過實際經
驗一起來豐富整個思考的方式,而這些經驗的來源要怎麼來,我想就是從自己
開始,於是開始去接觸有關體育運動、瑜珈、舞蹈等課程,覺得很不錯就一
直持續下去。或許之後博士班也可以繼續研究這些,來這邊可以和大家討論,
聽到許多很新鮮的事情,也覺得不錯。我碩論的主題是柏格森的虛擬概念,它
主要是強調以一種生命力的展現來理解人的存在是什麼,我們會討論人的存在
是怎麼樣,通常會用概念或理性的方式去理解,說人是理性或思維的存在,但
過度強化這樣的定位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,而柏格森以強調人的實際體驗和每
個生命獨特的記憶、質地之類的東西,去談人的存在,我覺得這個看法蠻不錯
的,很貼近生活。

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呂碧琴老師

我跟潔如同系,我是劉老師的學生裡頭是最沒有哲學素養和味道的,因為國一導師說孩子很多事情不一定要懂,哲學很麻煩,不要弄。我就一路上都不去管它,大學念體育系是因為碰到很棒的體育老師,大學時生理學念的很好,但覺得借不到實驗室,又無法一個人很孤獨,碩班念心理學,學了半天但認為統計無法說服為什麼,只是在解釋數字,因此有點反感,剛好劉老師收我為學生,建議我去讀社會學,之後去進入社會學的領域,到博士班下了一番功夫,博士班念了九年,差一點也是不想畢業。去年跟育萍同時畢業,內在還是有個聲音想念哲學,現在還是跑回去上現象學,東學西學的很多東西,但都不想寫,綁手綁腳的,台大體育老師沒有專門科系,沒有指導機會,只是有時候私底下幫一些引薦的學生指導,現在才宣稱想要學哲學的東西,我的人生可能沒有下次機會了。

黃光獻老師

目前在台北體院當老師,博班論文還沒寫完,大概在潔如可能覺得我比較需要念書,打電話給我說蔡美麗老師有在開課是在下午,就另外來參加讀書會。81年開始跟劉老師,畢業後大概玩到94年,大概幾年沒有聽課,聽完之後下山覺得很滿足,就想說再來讀,雖然是容不下了,沒有時間來讀啦。體育課程的資料收集大概十年了,我們學校的教育算是小學的教育學程,我跟別人不太一樣,教學教法課大概有十周的時間將學生帶到現場,五個人一班,大概一個人兩次,要拍成帶子,現在第八年了,帶子有慢慢累積下來,最近現在有啟動另一個,應該要做一個計畫,不然以後要評鑑。就讓我寫一個小小的,就發現我們學校很多體育課都在教技術,但小學生,技術就很可笑,像雞蛋滾翻,我就覺得不應該教技術,要教身體,所以這幾個禮拜就用玩的方式,佈置環境讓他們去玩。我答應會來就是這裡有一些和書相通的,我們一直覺得說,運動或是技術的部份不應是那麼單純,是自動化或是條件式的反應,也不是像洪蘭他們講的大腦皮脂的放射,運動或身體好像不是這樣。

蔡佳杕老師

大學唸哲學系,碩士班轉體育,專長在武術、太極拳方面,碩論也是關於太極拳的研究,那關於碩士論文,我本來只打算寫關於太極拳練習過程,如何完整的呈現,並沒有企圖做身體和文化或社會的關係研究,但一般認知上那才是賣點,所以後來加進去內容。關於身體與社會的交融,我希望未來能處理得更精緻、更清晰,所以有去翻閱我論文的人,只要當成參考就好,不要當成成品。
目前就讀台師大體育博二,關注點是在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。我打算採取的閱讀步驟是從現代往回看,例如從索雅等人的作品開始。這是目前要做的事。

周育萍老師

目前服務於台北市立西松高中,擔任體育老師。剛於99年7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班畢業,主要研究主軸是詮釋學。由於自己從小就是一位運動選手,因而研究反省內容傾向於運動實踐經驗的探究,在我自身體驗裡,運動哲學研究當中有很多內容,是極有可能與選手生命相關聯,而不是像現有領域的主流認知,把運動身體只視為機械般地對待。我主要的研究興趣在於,理論與實踐的往返聯繫,希望能通過哲學知識理解與運動實踐經驗的聯結對話,深化理論概念的實踐“理解”力,同時也期待能發展出“運動實踐”解釋的哲學論述。

李明宗老師

大學時候讀台大植物系,但並無興趣,雜書倒是涉獵了不少。之後去美國學遊憩觀光方面,取得碩士學位。回國後到台北市政府公園處工作,並於大學兼課。由於對學術研究甚感興趣,在職期間到台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念博士班,指導老師為劉一民教授。因此有機會認識很多體育學界的人士,讓我大開眼界。我的博士論文是跟節慶文化有關的,當時在做節慶研究時,考慮到節慶一年才發生一兩天,我不可能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等著那一天,因此我是對台灣的所有節慶活動做廣泛的觀察,而非研究特定的節慶活動,因此論文比較傾向於「見林」而非「見樹」。

我本身對於表演藝術相當感興趣的,這當然跟節慶也有相關。現在我已由公職退休,略微有空,除了在輔大與世新兼課,也協助「台灣身體文化學會」辦點會務。

我太太說我一天到晚跑來跑去,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,好像什麼都懂,但又都不深入。然而我也因此認識了諸多領域的很多朋友。我覺得社會好像是一個個的洞穴,每個洞穴都有不同的人在不停地挖洞(這就是所謂專精),而我很有興趣到每個洞都去打個招呼,相識一下,但我更樂於站在洞洞外界看不同的領域在搞些什麼,日子久了似乎有點融會貫通,但說真的沒有哪一方面是特別專精。